1992年,北京十名小学生到贵州六盘水采风,看到孩子在茅草房上课深受震动,募集18万元建成希望小学。而20年后,北京孩子沿着大学、出国、工作的路径生活着,而当地的贫困和落后依然令人震撼(10月7日央视《新闻周刊》)。
20年前的“希望工程”,可以让贵州六盘水的辍学孩子圆了读书梦,但一次出于公益慈善的捐资助学,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群众的贫困与落后。北京三里屯小学摄影团横跨20年的两次采风见闻昭示人们,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,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解忧排难,更需要精神上的解放与扶贫,需要包括加大资源投入在内、更具实质性系统性意义的“希望工程”。
山区建设的希望与未来在于山区的青少年,避免重蹈父辈人生覆辙的动力是山区孩子拥有改变大山的“梦想”,这个梦想不能只是懵懂的“我要读书”,还应当有对未来生活的由衷向往。而这种“向往”也不能只是空泛而谈的“宏图大志”,而应当是可以感知的生活具象。正是基于此,三里屯小学小记者团此次带山区孩子们走出大山,看看外面的世界,感受现代化都市的富裕生活,应该是给他们种下了一粒致力改变命运的理想种子。这种精神扶贫,或许能让山区孩子在实现“我要读书”梦想之后,有了“为谁读书”的目标追求。这无疑会成为孩子们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巨大动力。
应该说,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不是目的,让其具有改变大山、建设大山的志向与本领,才是山区摆脱贫穷落后、填平城乡鸿沟的最终归宿。事实上,贫困与富裕的地区差别,不只是就学条件的巨大悬殊,而是包括发展基础、生存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滞后。正如清塘希望小学的卢校长所言:“人文环境、地理环境、地域环境、教育资源的投入,还有这些学生的分享教育资源不公平,那就不一样了,所以如果这些孩子都能够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的话,我觉得哪儿的孩子一样聪明,就不会分山里孩子和城里孩子”。因此,“希望工程”不能只是捐资建校的代名词,而应当放大为开阔孩子视野、培育发展潜力、加大资源投入、强化基础建设的制度性扶贫。这才是避免“20年过后贫穷依旧”尴尬的治本举措。
贫穷落后不是山区人的错,更不应成为其近乎固化的山区本色。靠慈善不能挖掉穷根,资源投入更应注重雪中送炭。贵州六盘水的贫困与落后,不过是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。让所有山区的孩子享有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资源,让山区建设具有更宽松实惠的发展条件,进而改变龙生龙、凤生凤的阶层固化现状,这是社会公平和谐的发展大势,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,且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改变穷山沟献计出力。 □张玉胜
(原标题:[来信/来论]“希望工程”缘何改变不了贫困命运?)